医生的选择
时间:2023-12-02 12:41:21
☉尚书
假如你是一位眼科医生,有一天晚上你值班,这时候急诊室来了一位患者,他的眼睛被烧碱灼伤了,你经过检查之后得出这样的结论:如果在6小时之内,找不到合适的眼角膜进行移植,那么他的眼球一定会烂掉。这位患者是家里的顶梁柱,等待他的不仅是失明,更是一个本不富裕的家庭的灾难。你想给他医治,但是大晚上你去哪儿找可供移植的眼角膜呢?
你想到了,医院的太平间里有刚刚去世的病人,于是你冲到太平间,随手拉开一个柜子,里面刚好有一具尸体,其眼角膜特别适合医用。只要取下眼角膜,就能帮助灼伤患者完成角膜移植手术,从而避免一个家庭的灾难。但是,从另一方面来讲,这么做是违法的,等待你的可能是3年以下的有期徒刑。这时你要怎么选择?这是一种类似情与法的抉择。
说到医德,大家一定会想到医生收受红包的情况。如果医生收受病人的红包,那他将会受到什么样的处罚呢?严厉的,会被停职处理,吊销医师执照,甚至以非国家公务人员受贿罪论处。惩罚如此严厉,那为什么还有医生收受病人的红包呢?难道真的都是因为医生医德沦丧吗?事实上,现在很多病人愿意用金钱来营造一种安全感,让自己更相信医生,于是一次又一次地试探医生的道德底线。
收受病人红包的医生有没有?有,我就是。我必须承认我收过病人的红包,但是那种感觉非常不好。那是一个胃癌患者,他把我堵在房间里,甚至快要跪在地上了。因为当时我如果不收他的红包,他就觉得我不会好好给他看病,所以我就收下了。等他的病看好了,我还给他一张收据——我用他给我的红包为他缴了一次住院费。
2014年,有一位农民,带着他身患肾脏恶性肿瘤的女儿四处求医,被多家医院拒收。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他们来到一家著名的大医院。他跪在地上,苦苦哀求医生:“求求你,救救孩子。”有一位心地善良的泌尿外科医生,明明知道做这台手术的风险巨大,病人的治愈率几乎为零,但还是动了恻隐之心,做了跟别人不一样的选择,而正是这个选择影响了这位医生的命运。
经过精心的手术,小女孩身上直径15厘米的肿瘤被完整地切了下来,就在伤口缝合的过程中,患者突发呼吸心搏骤停而死亡。虽然经过专家鉴定,这位医生没有任何过错,但是家属无法接受女儿的死亡。他们在医院拉横幅,在这位医生每次出门诊的时候,跪在地上抱着他的大腿哭喊:“你把我也杀了吧。”就这样,纠纷持续了将近一年,这位医生患上了抑郁症,再也无法集中精力工作。这位医生叫张世林。
今天,很多人都不相信医生的医德,反而以最大的恶意去揣测医生。张世林医生用他的行动向患者展现了他的仁心,却没有取得好的结果。对此,身为医生的我们感到心寒,感到痛惜,我们甚至开始怀疑,是该先救人还是该先保护自己。我们还需要医德吗?我的答案是,当然需要。古人云:“学不贯古今,才不近仙,心不近佛者,断不可为医以误世。”医德需要患者的理解,但是即便患者不理解,医生也应该坚守自己的道德底线。
再回到最开始的那道选择题,1998年10月3日的晚上,北京人民医院眼科医生高伟峰给出了他的答案。他在明知道可能触犯法律的情况下,依然选择治病救人。他从一具尸体的一只眼睛上取下角膜,顺利地完成了在当时国内还非常先进的角膜移植手术。同时为了美观,还特地给尸体装上了高级的义眼。患者得救了,重见光明。而这位医生被那名死者的家属一纸文书告上了法庭,他成了被告。这件事在当时引起了巨大的轰动,在进行一系列的调查取证之后,检察院做出对高伟峰医生擅自摘取尸体眼球一案,不予起诉的决定。
所谓法律不外乎人情,这里的人情,是追求公平和正义的人情,是给予慈悲和宽恕的人情。而患者就是一面镜子,医生的德行决定了镜子里面的自己,患者的信赖才是维系医生崇高使命感的最强动力。在这个世界上,几乎没有一位医生不希望自己的患者康复。医德养成的路上,需要医生对法律的恪守,需要法律和制度的保障,更需要大家的理解和相伴。
(彼得兔摘自微信公众号“我是演说家”,王青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