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大
中
小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页
-----土改、诉苦和组建二线兵团
在夏季攻势使东北战局发生转折的同时,一九四七年六月,全国性的战略进攻也开始了。
刘邓大军南渡黄河,挺进大别山,在敌人的心脏地区插上了一把利剑,揭开了战略进攻的序幕。与此同时,太岳兵团和华东野战军又一左一右,挺进豫西和豫皖苏。这三支南下大军,逐鹿中原,使全国战局大为改观。
在关内各路大军连战连捷的胜利形势鼓舞下,东北民主联军从一九四七年九月到翌年三月接连发动了秋季攻势和冬季攻势,共歼敌二十余万人,解放包括四平、鞍山在内的城市三十三座。
东北敌人屡战屡败,不得不三易主帅。一九四七年民主联军的夏季攻势一结束,杜聿明便黯然离开东北,自视颇高的陈诚顶而代之。他一面指责杜聿明消极无能,一面吹嘘要在“六个月内转变为优势”。他的大话言犹在耳,民主联军秋季攻势就歼灭他的军队六。九万人,给他来了个下马威;接着民主联军又举行了连续作战九十天的冬季攻势,消灭国民党军队十五万多人,更使陈诚手足无措。于是,蒋介石只好再度换马,一九四八年二月派卫立煌来接任。陈诚在东北时间刚好六个月,而国民党军队非但未“转变为优势”,而且已经只能龟缩于长春、沈阳、锦州三个孤立的地区,其占领区仅占东北总面积的一%。但国民党军队的总兵力仍有五十万左右。搞好东北人民解放军的思想建设、军事建设、组织建设、后勤建设、动员工作和军工生产,为歼灭这五十万敌人,解放全东北创造条件,这是罗荣桓从莫斯科回来后所从事的一切工作的中心。
在秋季攻势和冬季攻势期间,在西满、南满新收复区也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土地改革运动。千千万万农民翻身作了主人,站在共产党一边。这就从根本上决定了战争的前途。
解放军指战员绝大部分来自农民,他们都曾身受地主阶级的残酷剥削,每人都有一本苦情帐。配合土改,进行诉苦,乃是提高指战员觉悟的最有效形式。
一九四七年,以诉苦为主要方式的阶级教育在第三纵队开展起来。罗荣桓发现这一经验后紧抓不放,立即组织机关干部下去了解这方面的经验。
第三纵队的诉苦,最早是在第七师二十团九连搞起来的。他们结合土改教育,选择了苦大仇深的战士房天静、任纪贞和被俘后参军的“解放战士”罗玉祥,向大家诉说他们入伍前所受的苦难,启发大家回忆各自的苦。然后分班讨论,引导大家都来“倒苦水”、“挖苦根”。战士们一面诉苦,一面和蒋介石算老帐。“解放战士”也迅速提高了阶级觉悟,纷纷检查自己在国民党军队当兵时“不知本,忘了本,忘了祖宗父母所受的苦,忘了天下穷人的苦”,表示一定要跟着共产党闹革命,在战场上杀敌立功。
九连还注意调查农村的阶级斗争情况,随时收集材料,充实部队阶级教育的内容。九连在驻地发现一位姓张的佃户有件穿了六七年的破棉袄,棉花没几团,补丁摞补丁。指导员带着破棉袄上了课堂,问大家:“这是谁穿的?地主穿这个吗?”战士说:“地主擦屁股也嫌脏,这是佃户穿的。”又问:“国民党能不能给穷人换这种破棉袄?”战士答:“不能,国民党是地主老财的党。”又问:“谁给换?”战士又答:“只有咱们的队伍能给穷人换破棉袄!”接着,指导员讲了阶级压迫和剥削的道理,说明解放军是为穷人争翻身、争解放的队伍。这时,战士赵洪山说,他父亲也是穿这样一件破棉袄,还被警察打瞎了眼睛。想到父亲受气受穷,他伤心落泪了。指导员叫他当众诉苦,战士们极受感动,一致表示决心革命到底,“为天下穷人换下破棉袄”。
罗荣桓听了详细汇报,说:“这在部队政治教育工作中是一个具有重大意义的创造,解决了当前教育的主要内容和方法问题,是部队政治教育的方向。”
罗荣桓授意政治部起草了关于在部队政治教育中普遍开展诉苦运动的训令;还授意《东北日报》撰写了社论《部队教育的方向》,于一九四七年八月二十六日发表。社论指出:诉苦运动是部队教育工作一个具有极其重大意义的创造。这种群众性的诉苦证明,罪恶决不是单个地或偶然地发生的。大家来自山南海北,都受到同样的痛苦,都同样受冻受饿受辱挨打,这证明普天之下都存在着两种人,一种是压迫人的人,一种是受人压迫的人。前一种人经过各种线索的追寻,都归到蒋介石那里,蒋介石就是他们的头子。后一种人经过各种事实证明,都归到共产党这里,共产党为人民办事,是被压迫的劳动人民的领袖。要报仇雪恨,只有和共产党一起,大家联合起来打倒蒋介石。
经过推广和引导,诉苦运动在东北人民解放军各部队大规模地开展起来。
一九四七年九月二十八日,毛泽东亲自修改并向全军批转了东北民主联
rrshuxs.com提示您,本章还有下一页点击继续阅读!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