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七百六十章 七擒孟获(97)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页

        一直在地方做官的蒋琬,看着堂上的紧张气氛,欲言又止。
              诸葛亮可不想冷了场,就用鼓励的眼光,看向蒋琬。
              蒋琬是诸葛亮重点培养的人,建兴元年(公元  223年),诸葛亮开府治事,马上聘任他为东曹掾,没多久,又提拔为丞相府参军。
              蒋琬和马谡,看起来都是丞相府参军,但在诸葛亮心目中的地位,蒋琬远在马谡之上。
              诸葛亮经常带着蒋琬上朝,言传身教,似乎早就选定了自己的接班人。
              他们之间存在约定的默契,当诸葛亮不方便亲自出面反驳或者附和某些奏章的时候,诸葛亮就会用这样的眼光看他。
              蒋琬会意,马上拱手向诸葛亮提问道:
              “丞相,您亲自率领大军,不远千里,深入蛮荒不毛之地,攻略了这么多的地方;现在蛮王孟获也已经诚心归服,丞相为什么不派遣官吏,与孟获一同牧守这些地方?”
              诸葛亮笑着点了点头,目光扫视全场将领一遍,他非常享受这种期待的目光,他不再卖关子,说道:
              “如果朝廷派遣官吏前来治理这些地方,存在三大难题:
              派遣官员就要建立官府衙门,就必须兴建城池,就必须有军队驻守,蛮族是粮食匮乏之地,军队的粮饷不能就地筹集,必须从其他郡县运送过来,这是第一个难题;
              这次征战,我军虽然没有骚扰蛮族百姓,但蛮兵的伤亡数量可不小。
              很多蛮民的父、兄,在战场上被我军士卒所伤,或者直接死在我军手下,这些死伤人员的亲属,难免对我军有怨恨情绪。
              各种原因,造成军民关系不和谐,时间久了,必成祸患,这是第二个难题。
              蛮民好勇斗狠,经常有相互间的争斗,或者有其他利益上的抢夺,他们习惯用蛮族的古老规矩解决,与朝廷法度不符。
              如果官府不用朝廷法度判罚,放任自由,则官府没有威信,政令难以执行,还不如不成立官府。
              如果官府按照朝廷法度判罚案件,则与蛮族的传统做法不符合,蛮民们心中难免有不服,时间长了,就会反感官府,杀官造反的事情,就难以避免,这是第三个难题。
              我现在不派遣官员,也不留驻军队,更不用运送粮饷,只收取赋税,则可与蛮民们相安于无事。”
              众将听了诸葛亮的解释,很快想通了其中道理,再没有人有异议。
              于是,诸葛亮把孟获、杨锋等人都召集过来,向他们宣布:
              三天后,所有南征的蜀军都要撤走。
              诸葛亮之所以决定三天后撤军,是因为他夜观天象,发现三天后的中午,有一场狂风暴雨,一直持续到晚上,但夜间会慢慢变小。
              第二天雨过天晴,却是难得的晴朗天气。
    
rrshuxs.com提示您,本章还有下一页点击继续阅读!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