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521章 夷陵之战(43)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页

        诸葛瑾走后,孙权心里还是有些紧张,患得患失,害怕刘备不接受自己的求和。
              孙权听到刘备起兵东征,知道这是迟早的事情,但他很自然地选择了要与刘备议和。
              孙权虽然如愿收回了荆州,毕竟他做的事情太不地道,在短短一年多的时间内,连续两次背盟攻打盟友。
              他派诸葛瑾前去求和,倒也不全然是害怕与刘备斗个两败俱伤,也点道歉的意思在内。
              从某种意义上说,刘备不接受孙权的议和,就是不接受孙权的道歉。
              因此,孙权心里没有底,有些坐卧不宁。
              当然,孙权也可以选择直接和刘备开战,并向曹丕俯首称臣。
              但在孙权眼里,曹丕这个皇位来得极不光彩,他打心里抗拒这个想法。
              另外,孙权也有点自重身份。
              虽然曹丕只比孙权小了五岁,也算是同龄人。
              但孙权毕竟是与曹操同时代的人物,一直与曹操平等对话,以曹丕的长辈自居。
              现在要臣服在这个子侄辈的曹丕脚下,心高气傲的孙权,无论如何放不下这个身段。
              但刘备就不一样了,不但年龄还在自己之上,而且还是自己的妹夫,还是正统的皇室血脉,他继承的皇位更加名正言顺。
              而且直到现在,刘备还没有提出和孙夫人解除婚姻关系。
              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孙权的内疚,觉得对不起刘备这个便宜妹夫,更对不起自己的亲妹妹孙尚香。
              现在放下身段求和,也是表达自己歉意的一种方式。
              不管刘备接不接受,孙权都要有所表示,才能放开手脚与刘备一战。
              虽然刘备立吴夫人为皇后,让孙权非常生气,但他知道妹妹心里一直在思念刘备,他还是愿意送回妹妹,和刘备达成和解。
              孙权的内心非常矛盾,因为无论是和解和开战,他的首选目标居然都是刘备,这让他有点无所适从。
              因为他对刘备开战,占有心理优势,他在荆州的两场战事,第一场全取荆南,第二场全取荆州,以全胜而告终。
              反观他与曹军的交战,孙权亲自领军在合肥大战数次,无一胜绩,每次都是损兵折将、无功而返。
              现在孙权留下了心理阴影,非常害怕和曹军开战,尤其是在合肥。
              孙权因为料不准刘备的态度,又怕耽搁了投靠曹丕的最好时机,有些焦虑不安,他的这些情绪,早就落到了一个叫赵咨的有心人眼里。
              赵咨,字德度,南阳人,博闻多识,善于辩论。
      
rrshuxs.com提示您,本章还有下一页点击继续阅读!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