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大
中
小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页
比较可靠的事实是,几天后,被折磨得满身伤痕累累的博文,又被日本宪兵队重新送回了美军集中营。
就在息式白和博文在那间不知名的别墅里遭受毒打和审讯时,日本松桥大尉和长谷部言人指示日本士兵,也在协和医学院所有可能藏匿“北京人”化石的地方进行了反复严密的搜寻。然而,这伙日本人除了找到了一些类似他们在地下室保险柜中见到的“北京人”的石膏模型外,对真正的“北京人”化石依然一无所获。
那么到底是谁这么快就把“北京人”化石弄走了呢?是美国人?中国人?还是日本人?
长谷部言人想到了另一个人。
长谷部言人想到的这个人,是裴文中。
作为新生代研究室主要负责人的裴文中,在后期为什么没有参与十分重要的“北京人”的转移工作,至今也是个谜;而后来的所有文章———包括裴文中本人在内,对此也没作出任何解释。
我们只能由此推导的是,尽管裴文中密切关注着“北京人”的安危,但这时的他并不知道“北京人”已经失踪。
长谷部言人和高井冬二之所以要找裴文中,其目的当然不是为了要与裴文中切磋考古问题,而只有一个企图。那就是尽快想法从裴文中口中打听到“北京人”的下落。因为早在十几年前,当他们从日本的《考古报》上第一次看到裴文中那张手捧“北京人”头盖骨化石、满面春风得意的巨幅照片时,心里就很有“想法”了。今天,日本帝国的大炮终于为他们打开了通向中国的方便之门,他们当然很想把多年的“想法”尽快变成现实。所以,当他们突然出现在裴文中面前时,已完全失去了往日东洋帝国大学“教授”和“人类学家”的风度,张口就问:“裴文中先生,你能告诉我们‘北京人’化石到哪里去了吗?”其口气既像是在询问,又像是在审查。
从来者的口气中,裴文中敏感地预感到“北京人”的命运可能不妙,但又转念一想,装有“北京人”的两个箱子在日军占领协和医学院前就由胡承志交到美国人手上了,应该是不会有问题的。于是他不冷不热地答道:“‘北京人’在美国人手上,你们应该去问美国人才是。”
“裴先生,实话告诉你吧,”长谷部言人说,“美国人还没把‘北京人’运出中国,就不翼而飞了。我想,‘北京人’现在身在何处,你不会不知道吧?”
裴文中一听“北京人”还没运出中国,而且已不翼而飞,心里大吃一惊。这是怎么回事呢?胡承志明明已交到了美国人手上,怎么会不翼而飞呢?“北京人”化石曾藏身在北平周口店龙骨山的山洞里,以自己独特的生命方式存活了几十万年,并始终默默注视着人类的变迁,而今,子孙们好不容易与老祖宗会了面,可丧心病狂的日本人不仅侵略中国,甚至连几个“北京人”头盖骨也不肯放过!“北京人”既是中国考古学界的珍宝,也是世界考古学界的珍宝,若是真的丢了,其损失是根本无法弥补的!于是,看着眼前两张如饥似渴、恼怒不堪的脸,裴文中心里当即升腾起来的,是一股对日本人莫大的怨恨。
不过,裴文中转而一想,这“北京人”一时失踪,没准儿还是一件好事情呢。因为“北京人”不管落在谁的手上,都比落在日本人手上强!因此,他只淡淡地说了三个字“不知道”,便再也懒得说什么了。
面对裴文中紧闭的嘴,两个日本“学者”无可奈何。两人相互对视了一下,便很是客气地告辞了。不过,临走时还是留下了一句话:“裴先生,我们很欣赏你的记忆力,也相信你的记忆力,请你再好好想一想。再见,后会有期。”
“再见”后的裴文中,当然会好好想一想。但想到裴文中的,决不止一个日本人。
大约就在裴文中回到协和医学院上班后的第三天,松桥大尉忽然来到了裴文中的办公室。松桥大尉进屋后并不急于坐下,而是先环视了一下四周,接着又和裴文中拉扯了几句闲话,然后才淡淡地问道:
“裴先生,你知道‘北京人’标本存放的地方吗?”
“知道啊。”裴文中朗声答道。
“在哪里?”松桥大尉一下显得兴奋起来。
“不就在协和医学院的解剖系吗?”裴文中说。
松桥大尉摇了摇头,情绪陡然又低落下来。他看了裴文中一眼,一屁股便坐在了凳子上。而后,只喝水,不说话。
裴文中也装着若无其事的样子,伸手拿起桌上的报纸,一声不吭,埋头看报。
rrshuxs.com提示您,本章还有下一页点击继续阅读!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