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62章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页



                                    “知”是萃取——有选择地学习,“悟”是升华——有发现的学习,“用”是结晶——有创造地学习。择师于书本与人物,解决的往往是“知”的问题;择师于自然与生活,才能解决“悟”的问题。第二个说万有引力的,源于“知”(引述);第一个说万有引力的,源于“悟”(发现)。由能“知”到能“悟”,犹如鲤鱼跳龙门;由能“知”能“悟”到能“用”,就如跳过龙门后,腾云驾雾呼风唤雨洗天润地,创造一个新生态!

            择师也有境界问题。同样是师法自然,师虎者独,师狼者群,师牛者勤,师狐者诈;师山者仁,师水者智,师竹者直,师藤者绕。以蝼蚁为师,苟苟于一己之私;以天地为师,皇皇于万众之公。老鼠不说摘星星,骆驼不提打地洞,海豚不练登山功,牦牛不修泅水术。择师是个技术问题,也是个战略问题,“有其师必有其徒”只是果,“有其徒必有其师”才是因;“名师出高徒”也只是果,“高徒择名师”才是因。(选自《蒙牛管理团队文摘》)

            三、团队学习

            “团队学习”比“个人学习”更有利于形成共有的“企业哲学”。世界上的思想“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如果团队成员各学各的,就极容易出现我奏G大调、你奏e小调、他奏降b小调的纷乱局面;所谓“和而不同”,“和”在旋律而“不同”在乐器;只有坚持团队学习,才能思想共振、步调一致,从而奏出伟大和谐的音乐,并且让偏离者无处藏身。(牛根生)

            建立学习型组织是所有企业的共同目标之一。从创立之日起,蒙牛便规定了一个每周“学习日”(2003年之后固定在星期二下午,2~3小时的集中学习),雷打不动,让“培训是最大的福利”实至名归。

            为了实现“团队学习”的目的,牛根生前后5次向参加学习的干部赠送书籍。2003年春节,老牛向中层以上干部每人赠送1套《大染坊》光碟。2004年春节,牛根生个人再次拿出60多万元,为团队400多名干部每人赠送一个“三件套”:一套余世维主讲的《领导商数》光碟,一套《汉武大帝》光碟,一部DVD影碟机。

            学习型组织的创始人彼得·圣吉来中国讲学时,蒙牛高层曾亲赴北京,封闭受训,聆听大师教诲。

            随着蒙牛事业的迅速发展,人本经济的内在张力进一步增大。2003年4月2日,蒙牛商学院正式成立。

            在商学院开学典礼上,有一颗郁郁葱葱的“愿景树”,上面挂满了首届学员的“愿景卡”。公司总裁的“愿景卡”上写道:“为员工搭建实现人生价值的平台,为消费者提供增进健康的绿色产品,为民族创建一个绵延百年的世界品牌,为国家创建一个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卓越企业。”

            从此,国内的大家、名流,走马灯似的被邀请到这里讲学。

            2003年7月19日,蒙牛举办首届学习节,并将每年的这一天确定为“蒙牛学习节”。

            蒙牛团队学习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有时看上去就像信手拈来。例如,他们曾从联想拿回“一面普通的镜子”,而赋予它一个更加意味深长的主题:“把镜子转向自己。”

            液体奶事业本部员工的办公桌前,每人都摆着一面镜子,镜子的下方写着:“你的表情决定你的工作态度”。这面朝向自己的镜子,代表着蒙牛人良好的工作态度与健康积极的心态。杨文俊副总裁说:“我去联想集团参观的时候,看到他们客服中心的每位员工面前都有一面小镜子,刚开始以为是化妆镜,后来才发现,这面镜子不仅可以帮助员工看到自己的整体形象,保持仪容整洁,更可以使员工时时都能够从镜子中看到自己的表情,从而能知道自己对待客户的态度。于是我将这种虽然细小,但却有效的管理方式学了过来,让我们的员工能从这面镜子中认识自我,端正工作态度,保持积极心态,使每一项工作都畅通无阻。”

            蒙牛团队共同学习过的一个寓言故事:

            猎狗追野兔——“尽力而为”还是“全力以赴”?

            很久以前,有一位猎人带着猎狗在树林里打猎。有一天,猎人发现了一只野兔,举枪射击,打中了兔子的一条腿,受伤的兔子慌忙而逃。猎人命令猎狗追击,猎狗追了很久却空手
rrshuxs.com提示您,本章还有下一页点击继续阅读!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