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58章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页



                                    

            在竞争队友极为频繁的非理性攻击面前,蒙牛始终以大局为重,一方面化干戈为玉帛,另一方面全力以赴做好自己的事,这也是最大的“与自己较劲”。治国在深入观察后曾经下过一个结论:只要蒙牛对竞争队友采取“以牙还牙”的策略,两个企业就都死定了!当然,我们也不排除另一种可能:战争消灭战争。但那是惨重代价下的妥协、高度破坏下的和平、两败俱伤下的自顾。

            在蒙牛,作为干部能不能散财也是一个严峻的考验,是另一重“与自己较劲”。

            牛根生说得好:“当你无数次地‘与自己较劲’后,回头再看,‘大数定律’的效能就显现出来了:你通过改变自己而改变了世界!”

            由于全书已经渗透了“与自己较劲”的案例,我们这里不再赘述,只撷取具体事例一二。

            1.25小时内连做5次演讲

            2003年3月29日,无论对于牛根生本人,还是对于蒙牛乳业,乃至对于北京大学,都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

            从28日夜到29日晚,牛根生在25个小时内做了5场演讲,每场演讲平均2个小时,从中央电视台到人民大会堂,从人民大会堂到香格里拉酒店,从香格里拉酒店到清华大学,从清华大学到北京大学。随行人员人人为他捏了一把汗,然而这把汗最后被掌声、笑声、欢呼声冲得烟消云散。“铁人牛根生”的大号由此诞生。

            中央电视台广经中心主任郭振玺(时任广告部主任)说:“我天天与企业家打交道,但我最尊敬的企业家是张瑞敏,我最喜欢的企业家是牛根生。”

            这一天,蒙牛案例走进中央电视台,走进清华大学,走进北京大学。蒙牛速度备受关注,草原传奇引人神往。被总书记提及的“牛领带”,成为一种品牌象征,被大家索要一空,甚至连随行人员佩戴的领带最后也解了下来。

            这一天,北京大学“华商名人堂”迎来了一个特殊的演讲嘉宾——从北大走出的草原汉子牛根生。因为担心礼堂容不下,这次演讲专门选择了一个开放式大会场,但还是有许多学生未吃晚饭就前来占位子,最后仍然座无虚席供不应求。

            蒙牛类似唐僧取经的创业历程,深深打动了莘莘学子,掌声一阵接一阵,仅开场白就赢得五次掌声;问题一个接一个,友好而尖锐。原定两个小时的演讲与互动,被延长为三个小时。演讲结束了,学子们久久不愿离去,交谈、签名、留言、合影……这次演讲,创造了“华商名人堂”参加人数最多、持续时间最长、现场气氛最热烈三项纪录。

            在北大,主持人何志毅先生曾问:“太阳光大,父母恩大,君子量大,小人气大,那么,蒙牛什么大?”牛根生回答:“蒙牛草原大,草原胸怀大。”接着,他动情地回忆了20世纪60年代,草原人民接收上海3000孤儿的故事:有好吃的,自己的孩子靠后,孤儿优先;有受教育的机会,自己的孩子靠后,孤儿优先……

            牛根生说,他也是一个孤儿。过去,工业不发达,为了牛奶,需要把上海的孤儿送到内蒙古来,现在,“为了全国人民的健康,我们要把牛奶送到全国的餐桌上”!

            2.她身上一直挂着“吊甁”

            2003年7月,卢俊书记应邀到大连讲“草产业”。治国随行。

            讲完学,在去机场的车上,无意间发现,卢书记从衣内掏出一个小瓶子按了按。令治国惊讶的是,这个小瓶子居然连着一根管子,显然处于“工作状态”。

            不问不知道,一问吓一跳。原来卢书记患有重度糖尿病,这是一个随时打点滳的“泵”,终日“泵不离身,身不离泵”。

           &nb
rrshuxs.com提示您,本章还有下一页点击继续阅读!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