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0章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页



                                    

            (1)这封信该不该写

            1998年伊利集团开始了集团运作,牛根生受郑总之聘担任生产经营副总裁职务,分管技术中心、调度室、质管部、基建部、牛奶公司、供应公司、动力公司、销售公司、冷冻公司、天乳公司、金川奶粉公司、青山奶粉公司、速冻食品公司、矿泉水公司的生产、供应、销售工作,打假办成立后也由他分管,他的工作与完成集团的年度生产经营目标关系极大,任务十分繁重。

            上述职能部门、公司,有一些是新成立的,理顺它们之间的关系,使它们协同一致,迅速正常地开展工作,便成为年初的当务之急。可是,要达到这样的工作目标,仅靠他自己努力忘我的工作还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有其他部门的紧密配合,必须有相应的权力,比如为使技术中心、调度室、质管部这三个新成立的部门尽快开展工作,需要配置必需的办公用品……然而费用计划好几个月下不来,各部门都反映,没有钱怎么买必需的办公用品?怎么开展工作?牛副总不得不用自己的钱先垫上,购置必要的办公用品等等。

            艰难工作一个季度之后,他感到在现有条件下,很难顺利开展工作、完成任务;另外,经过试运行的集团公司,漏洞百出,他比照过去的经验,对集团如何运作也有了一些想法;对发生在他身上及身边工作人员身上的一些怪事,感到不平衡、难过,思之再三,“为了集团的利益”,以老部下、挚友的心态给郑总写了一封动情的信。

            信反映的事实,是确凿的;目的是纯真的、正确的;情是发自内心的真实感受……直到目前为止,我也看不出这封信有什么错,各位可以仔细地把这封信读一下便有公论,退一步讲,信如有某些不妥之处,作为领导也应该有领导的大度和风范。8月份郑总率集团公司所有的领导、全体职能部门负责人去各生产企业解决生产经营的问题,便可印证,牛副总在这封信中所提出的问题没有任何错。

            事到如今,我可否说,为了保住牛副总的职位、待遇,他不该写这封信;可是,为了集团的利益,写这封信又是十分应该的。

            (2)风云突变

            也许人们容易看懂4月17日的信,但却不能看明白7月8日的信,不明白这两个月的时间内究竟发生了什么,使牛根生毅然决然地提出辞职。

            4月中旬牛副总身心交瘁,终于病倒了,经一个多月的治疗有所好转,治病中也没有中断工作。

            集团97年改革方案,批判产品单一,要多元化经营,伊利公司的人都知道这是针对什么。经过一年半的反思,领导终于认识到要集中一些财力搞冷饮扩张,牛随郑总去外地考察,召开了“郑州会议”,会议前夕,郑与牛比较深入地交换了意见与看法。

            口而出说了一句“这届领导班子干不了大事”,原以为郑会让他进一步说明理由,不料这句话深深激怒和刺伤了郑,在会上郑脸色大变,拂袖而去,并要牛辞职。

            7月8日的辞职报告,实则是奉命的产物,即辞职是奉领导之命的一种行为,出于对郑总的尊重与爱护,才没挑明真象,只是含混地说辞职是“顺应了必然性的要求”。金口玉牙要你辞职,焉有不辞之理,另外的含义,我们以后还会谈到。

            (3)缓兵之计

            对任何事物的认识都有一个过程,因为人对事物的认识要从现象到本质,再者事物本身矛盾的展现也是一个过程。牛交上辞职信不久,郑借安排学习五项修炼,约我去过一次,正事谈完之后,他把我单独留下来长谈了一次,这是我到伊利工作后惟一的一次。

            当然话题是牛副总的辞职。我谈了自己的看法,认为他俩互补性很强,又都有事业心,有合作基础,也谈了牛对他的尊敬、感谢,毫无二心。他也谈了对牛的看法,认为牛有两个弱点:一是说话不注意场合;二是常常只提过五关,不提走麦城,把功劳记在自己账上。还说这些弱点与他也有关,他平时对他提醒、帮助、教育不够。

            郑与我坦诚相见的样子,看不出他对牛心存芥
rrshuxs.com提示您,本章还有下一页点击继续阅读!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