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7章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页



                                    

            瓜子拿回去,三人都种上了。到了约定的时间,三兄弟端着自己的花盆去见国王。国王看见老大、老二的瓜苗都长得很好,只有老三的盆里什么也没长出来。他把王位传给了老三。

            答案很简单,三颗瓜子都是故意炒熟了的!国王要考验他们的,不是本事,而是品德。

            关于诚实的故事很多,我们熟知的最著名的是《狼来了》——骗人的小孩失去了人们的信任,最终被狼吃掉。

            诚实才有好处,不诚实危害很大,最终会受到惩罚。这类故事的逻辑都是这样,而现实中也确实如此。

            据中国企业联合会理事长张彦宁透露,我国每年因为逃废债务造成的直接损失约1800亿元,由于合同欺诈造成的直接损失约55亿元,产品质量低劣和制假售假造成的各种损失至少有2000亿元,由于“三角债”和现款交易增加的财务费用约有2000亿元。诚信缺失已成为企业发展的巨大障碍。

            任何商品,它的价值都是通过交易实现的,而交易所产生的成本,往往超过了生产的成本。现代信用制度本来是可以大大降低交易成本的好方法,但是由于信用的缺失,不少企业只好放弃现代信用,重新选择了以货易货、现金交易等传统交易方式。

            据统计,近年来合同交易只占整个经济交易量的30%,合同履约率只有50%左右。此外,企业逾期拖欠银行贷款大幅度增加,贷款收息率下降。不良贷款加大了银行的风险,也使企业自身的融资渠道受阻。

            信用缺失,受害的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串人,是整个社会。一个社会道德沦丧,必将遭到整体的惩罚,其中每一个人都不可避免。

            其实,一切的道德教育都是建立在自利的逻辑上的,因为所有道德的最终受益者,就是人类自身。人类之所以要煞费苦心构筑一种道德的框架,就因为它对人类社会至关重要,是整个文明、整个秩序的基础。

            一切好的道德品质,都是有用的,有好处的。

            《淮南子》说:子路救了一个落水的人,被救者送给他一条牛作为答谢,他收下了。孔子说:“从今以后,鲁国人一定喜欢救人于危难了。”而孔子的另外一个学生子赣给一个奴隶赎身以后,政府要给他补贴,他却拒绝了。孔子说:“鲁国今后不会有人愿意去给奴隶赎身了。”

            原因很简单,子路做好事,得到了报答。人都喜欢得到报答,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所以像他那样做好事的人就会越来越多。而子赣拒绝酬谢,看起来高尚,但对整个社会的示范作用却是相反。不求名,不求利,不计回报地做好事,这种人虽然也有,但人数很少。只有少数人做好事,是不足以造就一个美好社会的。孔子作为圣人,确实有他的智慧之处。

            诚信有好报,傻人有傻福,很多表面上看起来不可理喻的事,背后其实都有着清晰的逻辑关系。

            西北有个俚词“凤翔改改”,意思是很笨很傻的人。词的历史并不悠久,来源也很清楚。

            解放初期凤翔县有位张姓妇女名叫改改。她没念过书,脑子有些迟钝,在常人眼里是个又傻又笨的女人。长大嫁人后,男人不幸早逝,改改孤苦无依,只好在路边摆了一个卖水摊。

            改改不识钱,为了不收错钱,她找来一枚2分钱的硬币,一杯水收2分,每卖一杯,她就把别人给的钱和这枚2分钱硬币对照一下,小了不收,大了也不收,纸币当然更不收。

            旁人都嘲笑她傻,可她依然如故。于是当地人将她视为愚蠢呆傻的代名词,如果有人要骂你笨蛋,干脆就说你“笨得和改改一样”。久而久之,这句话竟成了当地人的口头禅。

           
rrshuxs.com提示您,本章还有下一页点击继续阅读!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