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大
中
小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页
谢安想想说,不如我给你推销推销吧。于是,他就从中随意地拿了一把,平时与名流们交谈的时候,就总是拿在手里,显得很喜欢的样子。诸位名流见此,想,哎呀,原来这蒲葵扇也很好啊,拿在手里也蛮潇洒嘛,于是名士们还有那些倾慕名士的人,纷纷购买,建康居然掀起了一股蒲葵扇抢购风,五万把蒲葵扇不久就倾销一空。谢安这个穷老乡,不但挣了盘缠,还发了笔不小的财,喜滋滋地回家去了。
这就是“新会蒲葵”的故事,一直到清末民初,“新会蒲葵”还都是个很响亮的品牌。
---------
谢安的人生就是这么开始,打四岁起就出了名。十几岁名动江南,人人看好。他聪明,俊美,沉静,优雅,写得一手好行书,弹得一手好琴曲。于是,官员们这个青睐,纷纷跑来邀请他去当官。可是谢安偏偏就是不乐意。他不是摆驾子,他是真的不感兴趣,他有他自己的人生追求。官员们三番五次地“征召”,他就三番五次地推辞。后来连“吏部侍郎”这样有前途的官职,他都不肯去干。唯一的一回去混了混,是应了扬州刺史庾冰的邀请,那是实在推托不掉,好歹跑去敷衍了一个月,然后就辞职不干了。
也许是为了躲开这些“尘世的滋扰”,终于,他干脆就离开了建康,去了风光旖旎的会稽,在东山的脚下,曹娥江边,筑室而居。朝廷的主管官员们这一瞧,可真有点儿怒了,你还真是不识抬举啊。然后就向皇上上疏,这样的人以后永远也不该再作官了。很快,谢安就被判了个“禁锢终身”,永不录用。没想到谢安听说这个“判决”,倒正中下怀。好啊,太好啦,这回就能彻底清静了。于是他就在东山踏踏实实地住下了,心旷神怡地作起“隐士”来。不过,他这一“隐”,可一下儿就“隐”了快20年 …… 如果不是因为后来谢家的变故,我们很可能就只能在“东晋名士谱”中,费半天力气,才终于找到这个不见于经传的名字了。
第一卷 逍遥东山写风流 第二章 风流兰亭会
先来说说这个“东山”。东山在当时的会稽郡,现在的上虞市郊。几年前,大导演谢晋到东山登山祭祖,称其为“娟雅第一山”。谢安是从20多岁开始到东山隐居的,直到40岁时被迫离开,接受桓温的邀请,去做他帐下的司马,这才踏上仕途。不过,谢安这个“东山逍遥”的闻名程度,比起淝水之战来也毫不逊色,就连元曲里都随口就唱:“你东山里做谢安”…… 就来看看这个“东山逍遥”,到底曾有什么样的精彩。
一 :兰亭雅集
这“逍遥”中最著名的故事,非这件莫属。王羲之的古今第一行书《兰亭集序》,名传千古,这个“兰亭雅集”的典故,也几乎家谕户晓。这里,就来简述一下儿当时的盛况:
时间:永和九年的三月三,公元353年。
地点:会稽郡山阴之兰亭,现在的绍兴市西南。
人物:东道主王羲之(这时他是会稽郡的内史,就是郡太守)、当时最有名的40多位名士。其中有谢安、谢万、孙绰、王凝之(谢道韫的夫婿)、王徽之、王献之等等。
人物概况:谢安当时是33岁,王羲之的年龄现在有争议,反正比谢安大一些。最小的王献之才7岁,跟着老爹来凑热闹。
活动内容:一边畅谈人生哲理,一边曲水流觞,饮酒赋诗。具体点儿说,就是名士们沿小溪而坐,把盛满酒的酒杯放在水面上,让它沿着溪水漂动,漂到谁面前,谁就喝干这杯酒,然后赋诗一首。做不出来就罚酒。(王献之因为年龄小,写不出,居然就被罚了)
丰硕成果:共得诗37首。当然最最丰硕的,还是那幅千古一序。王羲之最后总结,微醉之中,振笔直遂,《兰亭集序》由此诞生。
精品举例:兰亭诗里佳作不少。把谢安和王羲之的两首摘几句来看:
王羲之诗:
虽无丝与竹,玄泉有清音。虽无啸与歌,咏言有余馨……
谢安诗:
薄云罗阳景,微风翼轻航……万殊混一理,安复觉彭殇!
(小注一下儿“三月三”: “三月三”在魏晋时叫做“上巳”节,那是个很盛大的节日,上至贵族王公,
rrshuxs.com提示您,本章还有下一页点击继续阅读!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