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百六十章 大买卖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英国大使馆的专员来找林子轩商议文化交流的事宜。

        一旦牵涉到两个国家的事情,就需要正规起来,有一定的章程,英国人要向英国的文化部报备此事,所以要先达成一些共识。

        如今北伐军还没有攻破上海,孙传方没有时间管这些事,北洋政府更是乱作一团。

        英国大使馆只好和林子轩联络,反正这件事由林子轩负责。

        说实话,林子轩不喜欢这种安排,他更希望以民间的形式宣传中国文化。

        他对官方渠道有一种排斥心理,不想牵涉到政治因素,英国人推动文化交流的目的昭然若揭,就是想缓解中国人对他们的仇视。

        林子轩不太愿意接受这种交换,但其他局不这么想。

        英国政府的官方邀请和自己跑过去是两种不同的概念,档次和待遇会有很大区别。

        既然英国人愿意,咱们何乐而不为呢。

        在上海出版行业内部的会议上,绝大部分人都赞成英国大使馆的提议。

        林子轩清楚官方和民间的区别,有了英国文化部的支持,展会在伦敦营造出一股声势,这对上海各家出版社非常有利。

        为了宣传中国文化,他只好放下心中的芥蒂,同意进行这次官方的文化交流。

        生活就是这样,很多时候并不能按照自己的想法来,为了更好的目的,需要不断的妥协。

        接下来的时间是进行准备工作。

        在和英国使馆的专员商量妥当后,以前的计划只能推翻了,这毕竟是一场官方活动,展的规模要比刚开始扩大好几倍。

        有了英国政府的背,上海的出版社放下心来,加班加点的赶制新。

        还有局想把展拖延到下半年,如此才有充足的时间准备。

        林子轩绝不通融,他现事情一旦出控制就会出现各种让人不愉快的场面。

        无论别人怎么样,他在三月下旬一定会离开上海。

        由于要参加国际笔会。他要找国内的作家同行,这是一次和欧美各国著名作家交流的机会,不能只有他一个人前往。

        他还要把中国作家介绍给世界文坛。

        同行的人要懂得英语,要有写作才华。还要善于交流

        徐至摩自然是选,他在英国有不少朋友,交游广阔,文采飞扬。

        下一个是郁达浮,郁达浮在1926年12月离开广州。到上海,编辑洪水半月刊和创造月刊,并主持创造社出版部的事务。

        1927年1月,他在洪水半月刊上表了广州事情一文。

        这篇文章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因为郁达浮在文中揭露了广州国民政府的种种弊病。

        “实际上这国民政府内在左右政治大局的,只有几个人,几个和民众漠不相关的前世纪的伟人,在他们的统治下,广州当然还是没有得到改造的旧社会。”

        对于这篇文章,创造社内部分歧严重。郭沫偌和成仿伍都写信批评郁达浮。

        成仿伍写道:“我只在这里预告一声,洪水将要特别注意选稿,我宁可它马上停刊,不愿它再有此类文字登出。”

        郁达浮是一个真性情的人,他觉得有话就要说出来,算得上是一位激进分子。

        他在广州待了大半年,看到了各种阴暗面,不吐不快,认为自己没有错。

        然而,在北伐如火如荼的当口。这篇文章非常的不合时宜,难免被人抨击。

  &nbs
rrshuxs.com提示您,本章还有下一页点击继续阅读!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