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百五十九章 大家风范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这是中国作家第一次参加国际笔会的年度会议,林子轩作为中国唯一的国际笔会会员,需要在大会上把中国作家这个群体介绍到世界文坛。

        国际笔会年度大会五月中旬在伦敦举行,他最迟要在三月底从上海出。

        到时候,会有欧美等国的著名作家与会。

        他意识到这是一个向西方社会推介中国文化的大好机会,他预备在国际笔会大会期间举办一届中国文化图展。

        在万象局编译所全体同仁的共同努力下,大量的中国古典名著被翻译成英文版。

        还包括一些新文学丛。

        之所以有这么大的成效,和林子轩提出的方案有很大关系。

        他要求编译所的翻译们先翻译那些篇幅较短的名著。

        比如聊斋志异、菜根谭和孙子兵法等等。

        像是红楼梦那种长篇巨著放到以后翻译,一本红楼梦就够翻译好几年的时间,外国人还不一定看得懂,太不经济了。

        来自后世的林子轩讲究的是效率。

        篇幅短,价值高,能代表中国传统文化,让外国人感兴趣,这是翻译的选。

        聊斋志异在西方就是奇幻。

        菜根谭讲的是东方人的生存哲学,为人处世之道,读懂这本,就能了解东方人。

        孙子兵法不用说,世界上最早的军事著作,具有极高的实用价值。

        除了这些,林子轩还提出了简化本的概念,就是把长篇故事进行略写和缩写。

        比如封神演义,很厚的一本,可以写一个故事梗概,或者分成几个小故事。

        把中国的传统文学翻译成英文版的目的是介绍中国文化,让外国人知道有这个故事,缩写版本同样能达到效果。

        林子轩自己主编了一本介绍性的籍。叫做了解中国的五十本。

        他从中国众多的传统典籍中选出具有代表性的五十本籍,加以介绍,外国人想要了解中国文化,可以先从这些籍入手。

        如此一来。他就不是一个人去伦敦了,而是带着万象局的员工一起到国外去卖。

        林子轩的计划瞒不过上海的其他局,尤其以商务印馆和中华局最为关切。

        到国外去卖?这个主意可行么?

        作为中国规模排在前列的出版社,他们自然想在国际上打响知名度,以前没想过这种事。总觉得西方读者对中国文化兴趣不大。

        若是贸然到西方推销中国籍,怕是会被人当作笑话。要看

        这次林子轩要到英国办展,他们想着是不是搭一下顺风船,如果中国展在欧洲受到欢迎,自然最好,就算失败了,也是林子轩的决策失误。

        作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总要面对各种风险。

        商务印馆委派王云伍来找林子轩洽谈此事,王云伍是商务印馆编译所的所长,他还有个身份是胡拾的老师。

        其实。他只比胡拾大三岁,算是亦师亦友。

        192o年,商务印馆想邀请胡拾担任编译所的所长。

        胡拾不愿意辞掉北大的教授职务,便婉言谢绝了,并推荐了王云伍到商务印馆任职。

        王云伍此人博学多才,尤其精通英文,在管理上有自己的一套办法。

        他还明了四角号码检字法和编出王云伍大词典等,在学术界有一定的声名。

&nb
rrshuxs.com提示您,本章还有下一页点击继续阅读!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