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的利息
时间:2023-11-28 12:12:55
关于读书与治学,章太炎在日本东京对中国留学生作的一次演讲中,打了两个非常有趣的比方。
第一,本钱和利息的比喻。他说:“大概看前人已成的书,仿佛是借钱一样,借了来,会做买卖,赢得许多利息,本钱虽要还债主,赢利是自己所有。若不会做买卖,把借来的钱,死屯在窖子里头,后来钱还是要还债主,自己却没有一点盈余,那么就算求了一千年的学,施了一千年的教,一千年后的见解,还是和一千年前一样,终究是向别人借来的,何曾有一分自己的呢?”
第二,写信人和送信人的比喻。章太炎指出,有学问的人,好比是写信的人;向这个人求学的,则是收信人,收信人学成之后,又向别人传授知识,那么,他就成了送信的人。搞学术研究,应当努力争取到写信人的地位,而不是永远都扮演送信人的角色。
纪晓岚《阅微草堂笔记》里有这么一个故事:
有一位老学究走夜路,碰到死去的一个朋友,于是一人一鬼,结伴同行。走到半路,有一间破屋子,鬼朋友说:“住在屋子里的人,是个大学者。”老学究很好奇,问道:“你怎么看出来的?”鬼朋友回答说:“凡人白昼营营,性灵汩没。惟睡时一念不生,元神朗澈。胸中所读之书,字字皆吐光芒,自百窍而出。其状缥缈缤纷,烂如锦绣……此室上光芒高七八尺,以是而知。”老学究听了,更加好奇,又问:“老夫读了一辈子书了,你帮我看看,我睡觉的时候,屋顶上的光芒有多高呢?”鬼朋友迟疑了好一阵子,才吞吞吐吐地说:“昨天,我经过老兄的私塾,老兄正在睡觉。说实话,我只看见屋顶上直冒黑烟,恍若乌云笼罩,没有半点光芒。”老学究听了,恼羞成怒,气鼓鼓地把鬼朋友赶走了。
其实,他的这位亡友说的虽然是“鬼话”,倒也堪称至理名言,值得世间读书治学之人奉为镜鉴。书本上的知识,若能化为己有,灵活运用,自然光芒四射,神采非凡;如果人云亦云,毫无己见,张口闭口,无非陈词滥调,那就只有冒黑烟的份儿。
德国哲学家叔本华说,要想让一个人变傻,最好的办法就是叫他不停地读书。读书不动脑筋,难免就会越读越傻。这种书呆子学究与思想家的区别,换个形象的说法,就是“冒黑烟”与“吐光芒”的区别。
那些人云亦云炒冷饭,或是炮制一些伪问题,乃至趋炎附势的所谓“学问”,只会把世界弄得乌烟瘴气,惟有鲜活的、有创见的、有独特价值的学问,才会给人带来光明与温暖的希望。
(邵帅摘自《今晚报》 图/仙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