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55章 聋哑外卖小哥的梦想7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当天晚上,王松林就被王月萍接回了家。算起来,他已有一个月没迈进家门。放在前两年,哪怕只是一个晚上不回家,他心里都会空落落的,家于他而言,是温暖的避风港,是为他充电、给予慰藉的地方。那时,家中总有老伴儿殷切等候,那盏为他而留的灯,永远散发着温暖的光。
              然而,自老伴儿离世后,王松林对回家便不再热衷。尤其是开了“幸福食堂”餐馆后,他更愿意蜗居在休息室。他实在不愿面对那空荡荡的房间,每回去一次,那些与老伴儿有关的回忆便如潮水般涌来,痛苦与失落瞬间将他淹没。
              所以,“幸福食堂”开业后,他第一个申请住在休息室。一方面,这样能看顾店面,提前做好营业准备,为食堂节省些人力;另一方面,也能躲开女儿上门“打秋风”。
              女儿家里条件欠佳,小两口赚钱不多,婚后没少找他要钱。起初那两年,他十有八九会给些。但后来他要攒钱开店,就不再轻易松口,任凭女儿怎么闹,他都不为所动,他只想把钱花在刀刃上。
              尽管已在休息室住了好些日子,可他心情依旧难以平复,实在不想与女儿过多相处。因此,每次王月萍到“幸福食堂”探望,他都毫不留情地将人赶走。
              他心里明镜似的,女儿为何突然对他这般殷勤。自从他确诊患上老年痴呆症,王月萍对他的态度便来了个一百八十度大转弯,仿佛要把过去缺失的照顾一股脑儿找补回来,摆出一副加倍孝顺的架势。
              可他着实不喜欢这种相处模式,尤其看到女儿大腹便便的模样,心里就愈发不是滋味。他打心底里不赞同女儿要二胎。在旧社会,大家都觉得多儿多女多福气,孩子们能为家里添砖加瓦。但如今,他真切地觉得,多儿多女有时反而是多冤家,特别是当父母能力有限的时候。
              对于女儿王月萍婆婆家的情况以及他们对女儿的态度,王松林再清楚不过。婆家重男轻女,压根儿就瞧不上王月萍,毕竟这婚姻是王月萍自己执意要嫁过去的。
              “爸,谭阿姨说休息室要安排新员工住,您以后就回家里住吧。”王月萍一边细心地帮王松林铺床,一边跟他念叨着。
              王松林端着水杯,目光有些出神地望着女儿的背影,思绪不由自主地飘回到老伴儿怀孕的时候。
              那时,他刚换了工作单位,工作强度极大,每到月末都要加班到深夜。每次他回家,往往都是凌晨以后。老伴儿心疼他,总是等他回来才肯休息。他担心影响老伴儿睡眠,就提议在单位住一星期。
              老伴儿虽然没有反对,却坚持每天给他送晚餐。他又担心老伴儿路上不安全,吃过晚饭,就送她回家,然后再赶回单位工作,最后索性把工作带回家里做。
              那段日子虽辛苦,可他和老伴儿却格外幸福。因为他们相互鼓励、彼此陪伴,似乎只要两人在一起,就能抵御所有困难。
              如今,王月萍已到孕晚期,整个人微微浮肿,由于血糖偏高,气色看起来很不好,王松林想让她再去医院好好检查一番,话到嘴边又吞了回去。他想找姑爷谈一谈。
              王松林在家住了两天,都没见到姑爷魏星,不禁有些不满地向王月萍打听。
              王月萍无奈地说:“爸,魏星接了新工作,开大货车往返天津和内蒙古,好几天才回来一次,每次就住一晚又走。”
              不等王松林再问,她先伸出一根手指摆了摆,“一个月能挣一万呢,爸,他也是为了给孩子多攒点钱。我生朵朵的时候,手里没钱,还是找他妈要了些。现在老二快出生了,总不能再向老人开口。”
              提起生孩子借钱的事,王月萍心里满是苦涩。当年,朵朵在她肚子里七个月时,她和魏星去婆婆家,说起住院费,他们手里只有,住院需要两万押金,他们还差一万。
            
rrshuxs.com提示您,本章还有下一页点击继续阅读!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