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七百六十三章 越巂太守(2)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页

        马谡要在越巂郡站住脚,他正想着如何不着痕迹地与当地的一些豪族达成默契,爨习就找上门来,请求他向诸葛亮推荐他担任军职。
              爨习投靠诸葛亮,也是深思熟虑以后,又和李恢商量的结果。
              李恢投靠刘备以后,等于加入了元老系,成为铁杆的保皇派。
              他虽然未必要与诸葛亮对抗,但关键时刻,必须要站队刘禅。
              现在,诸葛亮南征以来,连战皆胜。
              这意味着丞相诸葛亮,有了插手军队充足理由。
              同为顾命大臣,统管内外军事的李严,在军事上没有一点建树。
              不管是曹丕五路大军进犯西川,还是雍闿在南中造反投靠孙权,他都没有拿出一个章程。
              当年刘备白帝城提拔李严尚书令,他虽然不愿意去朝廷充当诸葛亮的副手,但刘备为了保证李严的权利,还是给他挂上了尚书令的职位。
              尚书令是一个重要的官职,负责管理朝廷的政务、诏令等事务。
              刘备当时坐镇白帝城,确实需要一个尚书令。
              他用李严是制衡诸葛亮,而不是掣肘诸葛亮。
              但尚书令职位,能使李严在蜀汉政权中拥有较高的政治地位和一定的行政权力,能够参与到国家重要事务的决策和管理中。
              实际上,李严的三重身份:尚书令、中都护、永安都督,李严最看重的还是中都护这个职位。
              他认为,中都护加上刘备的遗命,他可以和诸葛亮文武分职,分庭抗礼。
              从职责上看,中都护似乎拥有较大的军事权力,能够监督和管理蜀汉的内外军事事务。
              但中都护的军事权力,还是受制于在蜀汉军政事务中的处于核心地位的丞相诸葛亮。
              李严的实职,只是永安都督,负责治理巴东郡,承担着防御东吴入侵的重要任务。
              通过诸葛亮的这次南征,李恢、董和、包括杜琼等人在内,都看得挺明白。
              李严似乎也偏离了自己的初衷,从主要热衷于军事,到更加关注对朝廷政务、官员任免之类的事情。
              而诸葛亮对李严的合理建议,从来没有驳回过。
              因此,李严更像是在履行一个尚书令的职责,而中都护形同虚设。
              诸葛亮也看出李严对权势的迷恋,但他并不反感,他对李严的才干还是相当欣赏的。
              领军出征北伐,匡扶汉室,是诸葛亮最大的目标。
             &nb
rrshuxs.com提示您,本章还有下一页点击继续阅读!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