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369章 汉中之战(17)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页

        孙权回到秣陵,虽然采用称臣纳贡的手段,得以让曹操退兵。
              他在合肥多次沉沙折戟,损失自然需要那些世家大族出来分担,对他的名声影响可不小。
              他只有寥寥几次亲征,与曹操交锋无一胜绩,这次更是损失了数万精锐大军以及董袭和陈武两员大将,心中的郁闷可想而知。
              偏偏还有那么一些不长眼的人,对孙权的能力提出了质疑。
              就连孙氏宗室内部,也传出了不同的声音。
              有人把已经死去多年的孙翊拿出来说事,甚至有人对孙翊在丹阳郡的死因,提出了质疑。
              有人爆出内幕消息,说出手刺杀孙匡的家将边鸿,是跟随孙家数十年的老人,武艺颇为不弱。
              边鸿先是跟随孙权充当护卫,后来孙权找孙策要了周泰当贴身保护,这才转手把边鸿推荐给自己的弟弟孙翊。
              按道理说,边鸿的忠心毋庸置疑,偏偏就出现了勾结外人刺杀主人的事件。
              孙翊(184年-204年),又名孙俨,字叔弼,是孙坚的第三子,孙策、孙权的亲弟弟。
              在孙策病危时,当时对继承人的选定,争议可不小!
              孙翊曾被不少大臣推荐为继承者,大名鼎鼎的张昭,也属意于孙翊。
              因此,在孙翊的身边,还有一批为数不少的支持者。
              尽管这个提议被孙策拒绝了,坚持把权利交给孙权,但孙权的内心对孙翊还是有些忌惮的。
              孙权继位后不久,孙权的舅父、丹阳太守吴景去世。
              孙权早就想把孙翊发配出去,现在有了这个机会,就把他派到丹阳郡任太守。
              孙翊在丹阳郡就职,整个江东都乱成一锅粥。
              孙权的形势非常不妙,孙翊在丹阳尚能稳住局势,但他任职不到一年,居然被身边的心腹家将鸿刺杀身死。
              那些有心人,影射孙翊的死,与孙权脱不了干系。
              孙权可谓百口莫辩,但这些人毕竟没有证据,加上时隔多年,孙权的掌控能力很强,谣言很快就平息了,倒也没有引起什么乱子。
              孙权这次出征失败,给他带来的负面影响,远不止这些。
              看到孙翊的死,并没有给孙权带来大麻烦,那些别有用心的人,又把孙坚拿出来说事。
              说当年孙坚选定的接班人并不是孙权,甚至也不是孙策,而是第四子孙匡。
              孙匡,字季佐,孙坚的第四子,孙权的亲弟弟。
            
rrshuxs.com提示您,本章还有下一页点击继续阅读!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