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大
中
小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王浩这次造成的奴兵叛乱事件给秦国带来了巨大的损失。据不完全统计,有上万名纯种汉人丧生,还有两三万名新汉人也命丧黄泉。此外,还有经过精心训练的十万奴兵也不幸遇难。
这些人不仅仅是秦国的精锐部队,更是统治印度的关键力量。他们中的许多人在退役后将成为印度的高层统治者,如婆罗门刹帝利阶层。
凭借着他们对这片土地的熟悉和适应能力,以及对秦国的忠诚,他们将紧紧抓住印度的核心资源和权力。
那些仆从军出身的新汉人成为了统治阶层中的中坚力量(刹帝利和吠舍阶层),他们自然而然地对上奉承汉人,对下看不起印度人。这些人是执行政策的最佳人选,能够吸引到底层阶级的仇恨。在关键时刻,他们可以被随时拉出来平息民愤。
而那些奴兵们经过这几年的调教,已经逐渐适应了秦军强行推行的各种政策,变得与普通印度人格格不入。他们作为秦国在印度的底层统治阶级(吠舍和首陀罗阶层),既能说本地语言,又能说些汉语,因此上下都能沟通。
秦国给予他们一些微不足道的权力,就能让他们感觉自己比其他人高出一等。同时,秦国还将这种特权固化,并给予他们虽然渺小但却一直存在的上升渠道(例如八部众就是这样的存在,一旦进入八部众,他们就会获得汉人身份,但也有隐形天花板)。
他们非常乐意扮演汉人的打手角色,那些直接得罪人的工作也愿意去承担。而其中的精英则被吸纳并转化为中层统治者,这就像是挂在他们眼前的胡萝卜一样诱人。
原本这些人足以支撑起秦国在巽伽的统治,如果再从国内调派一些官吏加入进来,那么前期的军事统治模式很快就能建立起来。这样一来,这个地方就能够源源不断地为秦国提供资源和支持,以支援秦军在南印度或东南亚的战争。
然而现在一切都毁了,这片土地变成了一片焦土,要想恢复这里的造血功能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原本计划在之后与安息的战争中,将印度河流域的巴基斯坦等地区作为后勤支援,但现在不得不先将资源输送到恒河流域的巽伽地区。
由于东南亚战争暂时无法启动,中军校尉王伟在攻占尼泊尔后,等到攻下了文伽等附近的小国,接下来他将进入重建阶段。换句话说,在打下孟加拉之后,秦国已经没有力量继续进军东南亚了。
原本和南方七个诸侯国约定好的计划只能搁浅,需要让渡其他利益给这些刘姓诸王。而这一系列的变故带来的连锁反应便是秦国对安息的战争不得不推后。
如今秦王刘胥亲自上阵,他凭借着自身的威望迅速地处理好了叛军事宜。那些投降的叛军,在彻底控制巽伽地区后,将会被送往岳云麾下,充当敢死队进行消耗。
对于北印度所需的奴兵,秦王已经下令岳云重新训练一批,并调往北方。而这批送过去的叛军,秦王给岳云下达了死命令:一个都不能活着回来!
岳云在接到这个命令后,便将这些叛军打散并塞进原本的奴兵队伍中。利用南北印度人之间本来就存在的矛盾,以及他私下给奴兵将领的命令,确保这些叛军既无法存活,又无法逃脱。
这些奴兵知道他们投降之后会像以前一样继续被推上战场,但却没有想到他们得到的竟然是死士营、炮灰营这样的待遇。
南印度地区的人口组成主要是以达罗毗荼人为主体,而这些达罗毗荼人则是这片土地上的原住民。然而,他们却经常遭受来自北方的雅利安人的欺压,甚至连那些被雅利安人统治的其他印度人也对他们百般凌辱。
如今,面对这种情况,军官们不仅放任自流,毫不加以管束,更可想见当这些叛军落入他们手中时,将会受到怎样的虐待与折磨。
这些可怜的叛军不仅要忍受每天的屈辱与欺凌,还要接受最差的食物待遇,承担最多的劳动任务。更为可悲的是,每逢战事,他们总是被派往最为危险的战场前沿
rrshuxs.com提示您,本章还有下一页点击继续阅读!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