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卷 余波 141 粤桂往事——挖墙脚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页



        (写在前头的一些话:唉,这两天家里有人吵架,让人心烦,无心码字。最烦这个了。

        声明一下,部分读者不喜欢国、共等情节,我也尽量少写吧,毕竟我也不喜欢。本书里,可能有不符实际的桥段,但不会让GUO  GONG  之争影响本书情节发展。

        不知道怎么说好,看吧!第一次写这么长的,想想自己都有点惊讶了。其中难免有些出错,请多多包涵了。

        下面几节是写粤桂之争的,不喜欢的书友直接忽略吧!

        第四卷故事重点会集中在美国的柯立芝繁荣,这几天要整理一下思路,尽量更新吧!至于推荐投票订阅,算了,我也不好意思说了。

        糟糕的九月!)

        ......

        时间回到半年以前,1920年三月。福建漳州。那是一个明媚的春天。

        在纷纷扰扰的中国,这里似乎是一片净土。一个气度沉稳,军装打扮的中年男人正和一位年纪相仿,络腮长须,一袭青袍的男人走在破烂儿整洁的街道上,不时交谈。他们脸带微笑,谈话的气氛不错。

        他们分别是粤军司令陈炯明和致公党的大佬司徒美登。很早的时候,两人在反清的时候就认识了,也接下了深厚的友谊。

        “竞存,你在这里实践模范县,效果不错嘛!如果人人都像你这样,有这样的心思就好了。”司徒美登道。

        “略尽绵力而已。既然把这里打下来了,总得要把治理好才行。说起来,还多得基赞你们的支持呢。”陈炯明浅笑后又摇摇头。“唉,桂滇在粤相争,祸及乡里,什么时候我们能打回老家就好了。”

        1917年12月中旬,时任广东省省长朱庆澜交还陈炯明十二营警卫军改编为“援闽护法粤军”,向福建进军抵抗闽督李厚基的攻势。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受桂滇等西南军阀排挤出去的。

        陈炯明兼任惠潮梅督办。在当地设立筹饷局,在汕尾建立造弹厂等设施,并协助当地人修筑道路,发展经济教育,改革陋习。

        1918年,陈又率军进驻漳州,跟福建的北洋军停战后。陈炯明开始在漳州实践他的政治理想——地方自治。

        致公党和美华公司一直都在关注着陈炯明的粤军,从陈炯明被排挤出粤的时候就开始对他提供资助。

        在陈炯明的要求下,美华公司在粤闽边界的汕头漳州等地投资一些小工厂,有点配合配合陈炯明的模范建设的意思,其实也赚什么钱。

        这已经不是司徒美登第一次来拜访陈炯明了,每次来这位老朋友都会给陈炯明带来巨大的帮助。

        让陈炯明暗暗感激的是,在粤军最为困难的时候,好几次都是靠老朋友司徒美登资助的武器资金维持下去。经过两年多的“滋养”,粤军不仅没有解散,规模还稍稍扩大不少。能维持在两万人的水平。

        知道司徒美登有事要谈,陈炯明两人小小地兜了一圈后,走进一间平凡的院子。院子不大,跟陈炯明的身份有些不相配,不过司徒美登却是很欣赏陈炯明的这一简朴作风。

        “我的那些小伙子还好吧?用得趁手吗?”司徒美登笑问道。

        去年的时候,司徒美登给陈炯明带来了一批军火和一些军事人员。帮助粤军训练士兵。桂系军队把持广州政权。陈炯明的粤军也被排斥在外,为了加强陈炯明的军力,致公党向粤军相继派遣100人的低级士官,大大地充实了陈炯明的原本单薄的粤军。

        这些军事人员不是南洋子弟就是广东出洋的工人。有些还在安全顾问公司培训过,有排连级的指挥能力。考虑到中**队的素质。这些从国外回来的士官应该可以胜任更高层次的职位。

        陈炯明也越来越倚重这些士官,在他看来那些致公党派来的士官年轻朝气,头脑灵活,素质比国内的军官要好,更重要的是没有嫖赌毒等陋习,加以培养的话,将来可以充当粤军的骨干。

        “很好。都挺不错,业务娴熟,帮了我不少忙,都是军中难得的种子。特别是他们准备建立的参谋制度就很好,大大提高我军的作战能力。”陈炯明赞不绝口道。

        实际上,现在粤军军中的参谋制度是很低级水平的,不过对于乱哄哄的国内军阀兵,也有其优势
rrshuxs.com提示您,本章还有下一页点击继续阅读!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