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百三十二章 千古大案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这次的争论其实没有什么意义,不过是口舌之争。

        林子轩拿出西方媒体对高尔基的报道,他们会认为这是西方媒体对高尔基的诬陷。

        即便林子轩找到苏联的学者证明高尔基的确写过攻击十月革命的文章,也不会被当成证据,或许会说是林子轩找来的托。

        而且,高尔基在苏联发表文章的报纸和书籍早已被禁掉,根本找不到。

        除非是高尔基本人站出来承认他写过那本《不合时宜的思想》,恐怕那些人才会相信,当然也可能说这个高尔基是冒充的。

        反正只要想反驳,总能找出无数个理由来,所以说,这是一次无谓的争论。

        然而,让林子轩没想到的是,在中国的争论却对苏联产生了影响。

        苏联在中国投入不小,又是投资广州国民政府,又是支持冯羽祥,自然对于中国国内的情况非常关注。

        苏联人注意到了中国知识界关于高尔基的争论,并汇报给国内。

        斯大林觉得不能放任高尔基继续待在国外了,万一高尔基乱说什么,对苏联在中国的事业会造成极大破坏,甚至会在国际上产生严重影响。

        于是,他派人和高尔基接触,想让高尔基回到苏联,加以控制。

        林子轩的行为无意中加速了高尔基返回苏联的时间。

        7月份,宋家三小姐从广州归来,带回不少礼物,看得出她在广州的日子过的很不错。

        虽然没有透露细节,但对于那位蒋先生的考察应该是结束了。

        答案不言而喻,从她的脸上便能看的出来,至少两人应该有了默契。

        这一年,蒋先生年届四十,家里有原配夫人,有两个儿子,有两个小妾。

        宋小姐不到三十岁。尚未出阁,美国留学归来,精通数国语言。

        婚姻从来不是两个人的事情,而是两个家族。甚至是多个家族的事情。

        蒋先生根基未稳,需要继承孙仲山留下的政治遗产,宋家和孙仲山的关系谁都清楚,而宋家也需要蒋先生巩固地位。

        这是合作双赢的局面。

        只要宋家三小姐同意,蒋先生没有不同意的道理。前提是蒋先生和原配离婚,舍掉小妾。

        因为蒋先生是浙江奉化人,所以这件离婚官司的断案人是浙江奉化县的县长徐至圭。

        有一天,徐至圭的同学来看他,他从抽屉里拿出一份文件神神秘秘的给同学看。

        那同学一看,原来是蒋先生和原配夫人的离婚协议。

        徐至圭开玩笑的说:“本老爷三生有幸,办此千古大案。”

        那同学也有趣,接茬道:“贵老爷若是在这份文书上批‘不准’两字,必定名扬千古。”

        这只是两人私下的玩笑话,徐至圭不会不识趣。

        蒋先生在《申报》上刊登了离婚启示:“毛氏发妻。早已仳离;姚陈二氏,本无契约。”

        林子轩知道这位宋家三小姐向来不甘于平庸,这应该是最好的选择了。

        1926年7月9日,那位蒋先生就职国民革命军总司令并誓师北伐。

        从而揭开了这场统一中国的战争。

        此时,吴佩浮部占据两湖、河南京汉路沿线,兵力号称二十万。

        孙传方部由闽、浙、苏、皖、赣军阀组成,号称“五省联军”,兵力亦约
rrshuxs.com提示您,本章还有下一页点击继续阅读!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