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百二十二章 用心良苦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和后世的网络写手一样,林子轩在下笔的时候不由自主的夹带了大量的私货。

        这就是自己写作的坏处,若是抄袭的话就不会出现这种状况了。

        作为一名穿越者,如果在文章中不带上后世的观点,总觉得少了点什么。

        比如,当他写到在克里姆林宫和苏联理论家讲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时候,就顺带批判了一下苏联没有认真调查国情,脱离实际,急于求成的冒进思想。

        可能造成和浮夸风的问题。

        在说道和苏联领导人托洛茨基争论农业集体化的时候,他讲了集体农业带来的大锅饭问题,农民没有了积极性。

        只有把土地分给农民,实行承包制才能调动农民的主动性。

        在针对苏联的经济政策上,他认为苏联不应该实行计划经济,而应该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相结合,公有制和私有制互为补充。

        还要实行改革开放,引进西方资本,让一部分人先富裕起来,带动剩下的共同富裕。

        当然,同时要注意贫富差距不能过大,警惕滋生贪污**。

        越往后写,林子轩发觉这篇游记越是怪异,这不像是游记,倒像是一篇经济论文了。

        其实,这样写也很合理。

        由于林子轩的文名太盛,很多人都忽略了他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经济系,一个学经济的人发表经济方面的论述是很正常的事情。

        他想了想,不打算改了。反正这些事情以后会发生的,就当是提前预警了。

        希望以后的人能明白他的良苦用心。

        林子轩还谈到了苏联严格的审查制度。

        苏联书报检查的内容包罗万象。从各种书报文献出版物到讲稿、报告、展品、无线电广播、各种演出活动、广告、音乐录像制品、甚至境外邮件,无一不查。

        可以说几乎没有**可言。

        苏联文学的套路化和僵化思维严重。创新的作品和批评当局的作品都会被禁止出版。

        他讲了扎米亚京的遭遇,谈到了1922年苏联把知识分子驱逐出境的事件。

        和中国目前还算宽松的政治环境相比,苏联无疑就是高压统治。

        张座霖在北平杀害记者教授,正好被林子轩拿来做例子。

        所谓的理想国度苏联和此时的北平类似,是黑暗的世界,没有言论自由可言。

        他谈论了苏联对青年的影响,青年人被洗刷了思想,容不下其他言论和观点。

        这篇《莫斯科不相信眼泪》可以说成了大杂烩,既有沿途所见所闻。也有对苏联当局的批判,还有对政治经济的论述。

        到最后,连林子轩自己都不知道说什么了,不过他还没忘记断言苏联的模式最终会破产。

        等到苏联解体的那一天,就会有人称赞他眼光独特,思维超前。

        这正是对穿越者最好的评价。

        和徐至摩在《欧游漫录》中的主观感受不同,林子轩的游记掺杂了更多理论性的东西。

        他所写的某些经济方面的理论在后世都被证明过,虽然在这个时代还无法证明,但看起来似乎很有道理的样子。

        在一大堆经济名词面前。普通读者会有一种不明觉厉的感觉。

        所以,文章一经发表,便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nbs
rrshuxs.com提示您,本章还有下一页点击继续阅读!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