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百零八章 一个全面的中国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美国学校的假期和中国不同。∈↗,

        他们的寒假一般是从圣诞节的前两周开始,到一月初结束,假期为三周到五周不等,每个学校不太一样,但都大同小异。

        新年过去,新的学期开始,学生们返回了校园。

        看起来这是一个和以往没什么不同的校园生活,但不少学生还是发现了异常。

        他们看到有的学生穿着风衣,带着帽子,谁都不理睬,一脸的无所谓,就那样进了教室,也不认真听课,完全是一副坏学生的模样。

        这种状况在纽约的中学较为常见,其他地区也有。

        就算是大学里同样有类似的情形,只是没有人统计,也没有人关注到这种模仿秀。

        很快,其他学生就知道他们是在模仿一本中的主角,这个主角也是中学生,可非常的有性格,非常的不同寻常。

        于是,那些学生就去找一本叫做《麦田里的守望者》的,一看就沉迷了进去。

        这完全就是写给他们的。

        的主角霍尔顿和他们一样,在学校里遭遇到各种问题,被同学排挤,被老师批评教育,面对成人的世界,茫然无措。

        这群青少年们幻想着长大,又惧怕长大。

        他们想和霍尔顿一样离开学校,到社会上闯荡,随着霍尔顿一起经历这段青春期的冒险,霍尔顿在纽约的两天两夜,让他们感同身受。

        最终,霍尔顿回到家中,结束了这段短暂的离家出走的生活。

        看书的学生们也结束了冒险,不过他们心中有了一个偶像,那就是霍尔顿,他们要向霍尔顿那样生活,只是为了让自己与众不同。

        这或许就是青春期的叛逆。

        老师们发现,教室里穿风衣,戴帽子的学生越来越多。成为了一种潮流。

        学生也敢于顶撞老师了,嘴里还带着脏话,完全不像是他们平时的样子。

        这种异常现象引起了学校的注意,他们发现罪魁祸首是一本。而且不是他们一所学校,而是有很多学校都出现了这种情况。

        学生们在模仿,也就是说这本引起了学生们的共鸣。

        怀着好奇,学校的老师把找来看了看,老师比学生们更明白。这本写出了青少年的迷茫和躁动,愤怒和焦虑。

        它写出了青少年的心声。

        出版社的感觉更诡异,原本不被刚出版的时候销量也不好,也就一万册的样子,别说畅销书,连普通书籍的销量都没有。

        可两个月后,这本莫名其妙的火了,各地的书商都来催货。

        出版社只好重印,五万册发出去。还是满足不了需求,没办法,继续加印吧。

        他们从各种渠道了解到,《麦田里的守望者》的读者大多是青少年,也有大学生,已经在中学里形成了一股潮流。

        这些学生在寒假里看到这本,然后就是模仿和传播,书籍销量一下子就上去了。

        按照美国青少年的数量估算,这本的销量可能会破百万。

        对于这种意外的情况,出版社自然喜出望外。这可都是美元,他们在报纸上加大了宣传力度,主攻学校的学生,称这是一本青少年不容错过的。

        不用出版社宣传。一些记者和评论家都注意到了这种反常。

        当初,《麦田里的守望者》是以《乱世佳人》作者新作的噱头进行营销的,不得不说,这种营销方式起到了反作用。

        很多读者都以为《麦田里的守望者》是一本和《乱世
rrshuxs.com提示您,本章还有下一页点击继续阅读!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