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百四十九章 独霸贺岁档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在民国时期的电影市场还没有贺岁档这种说法,不过经过一年的发酵,在1923年的开端迎来了一拨国产电影放映的热潮。

        不少国内的电影公司纷纷在这个时间段推出了自己公司的影片。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他们发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影院不够用了。

        在1922年底,不算那些小型的影戏院,上海共有四家影戏场,十二家豪华影戏院。

        这些影戏院中西班牙人雷玛斯独占六家豪华影戏院。

        林子轩占有两家影戏场,四家豪华影戏院,这些影戏院中有购买的,也有租用的。

        影戏场是指像是上海大世界那种多功能的戏院,既可以放电影,也可以演话剧和唱戏,不像影戏院那么专业,环境较为噪杂,观影体验不佳。

        剩下的只有位于公共租界的两家影戏场和两家影戏院。

        在上海的国产电影公司共有5家,如果同一时间推出电影的话就要抢占影戏院,虽说现在竞争还不是那么激烈,但他们也看出了端倪。

        那就是影戏院的重要性,在这方面,林子轩无疑走在了他们前面。

        在这个时代,电影放映还是以外国片为主,雷玛斯的影戏院主要放映外国电影,他只放映质量上乘的国产电影。

        因为明星电影公司制作的有声电影受到观众欢迎,所以雷玛斯选择和林子轩合作,花钱改造了他的戏院。

        《顽童当家》正在雷玛斯的戏院热映。

        这就造成了其他国产电影公司的困境,他们的影片无法和明星电影公司的影片竞争。

        想要在地段好,票价高的豪华戏院放映就要等明星电影公司的片子放映结束才行,否则只能到那种小型的戏院放映。

        可就他们所知,明星电影公司会接连推出三部电影,这个消息在万象广播电台天天播出,上海人都知道。

        也就是说,整个一月份都是明星电影公司的影片。

        其他电影公司的影片要么更改档期,到二月份放映,或者只能委屈自己,到华界放映。

        其他电影公司明显感觉到了林子轩的霸气,让他们想起了杂志上介绍过的好莱坞的大制片厂制度,大电影公司掌握院线,其他电影公司只能受制于人,仰人鼻息。

        按照后世的说法,这就叫做垄断。

        这些电影公司看到了这一点,纷纷朝着影戏院出手,要么收购,要么自己建造,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上海的戏院数量成倍的增长。

        那是以后的事情,1923年的第一个月,是明星电影公司的天下。

        这家电影公司在一段时间的蛰伏后,终于露出了锋利的爪牙,依靠三部有声电影开始了它的崛起之路。

        在林子轩的计划中,《顽童当家》只是一部捞钱的片子。

        但杜予很好的完成了这个任务,把但二春这个熊孩子调皮捣蛋的一面表现的淋漓尽致,在两名笨贼的配合下让影片笑料百出。

        虽然没有后世的《小鬼当家》精彩,却也有中国自己的特色。

        其中加入了一些这个时代中国儿童喜欢玩的游戏,而不是一味的模仿西方的桥段。

        整部片子60分钟,每三分钟一个笑点,让观众能够保持看下去的兴致。

        对于这种搞笑电影,林子轩不想弄出经典来,在他看来,接下来的《妈妈再爱我一次》才算是经典之作。

        在广播和报纸上,打的广告就是:重新感受母爱的伟大,让你一次哭个够。

        还有诸如:买票免费送毛巾,擦干眼泪继续看。

        更夸张的广告还有
rrshuxs.com提示您,本章还有下一页点击继续阅读!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