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大
中
小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页
一在黄埔军校筹备处
正当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困难重重、步履维艰之际,迅速崛起于中国政治舞台上的一支新兴的革命力量――中国共产党向他伸出了援助之手。1923年6月,中国共产党在广州召开了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大会决定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以建立各民主阶级的统一战线,共同进行国民革命,并提出了国共合作的目标和办法。这次大会以后,国共合作的步伐大大加快了。1924年1月,孙中山在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在广州主持召开了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大会通过了有共产党人参加起草的以反帝反封建为主要内容的宣言,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从而把旧三民主义发展成为新三民主义。这次大会的召开,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局面正式形成,揭开了中国大革命的序幕。
叶剑英作为孙中山的一个忠实追随者,一个普通的国民党员,热烈拥护大会的决定。他为孙中山和共产党人的言论所吸引,怀着追求真理的渴望,阅读列宁的著作和介绍俄国革命的书籍以及中国共产党创办的书刊。他开始认识到,中国共产党的革命主张反映了时代的潮流,真正代表了工农大众的利益,必将受到工农群众的拥护。国民党“一大”前后,在中国大地上发生了一系列反帝反封建的工农运动,特别是香港中国海员工人大罢工、京汉铁路工人的“二七”大罢工,以及发生在广东的工会、新学生社等70多个团体联合举行的示威,这些声势浩大的群众革命运动,使叶剑英受到了实际而深刻的教育。他由此更加相信孙中山联合共产党、扶助农工政策的正确,尤其敬佩这位伟大的革命先驱善于从失败中汲取教训,全力推动中国民主革命事业向前发展的大智大勇和不屈不挠的品格。
孙中山逐渐懂得了建立革命军队的重要。他先后在桂林、上海、广州与共产国际代表马林、越飞、鲍罗廷等人多次会谈,采纳了他们提出的创办军官学校、建立革命军队的建议,并派遣蒋介石、王登云、张太雷等组成的“孙逸仙博士代表团”去苏联学习考察。
创办黄埔军官学校,是国共合作后孙中山的一个重大决策。叶剑英对此曾作过这样的评述:“1921年至1924年,是中山先生一生思想的最高峰。??1922年,中山先生回到广州后,根据自己研究和苏联革命经验,以及和加伦将军在一起研究了苏联建立红军的经验之后,深深感到要实行革命非得有革命的军队不可。这支革命军不仅要每一个成员具有革命思想,也必须有革命的军事制度。
所以,后来下决心办黄埔军校,在军队中实行党代表制度,建立军队政治工作制度,形成了中山先生那个时期的比较完备的建军思想。”①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后,孙中山即着手筹办陆军军官学校,军校设在广州附近的黄埔岛上,人们称它为黄埔军校。孙中山指派蒋介石为黄埔军校筹备委员会委员长,并任命王柏龄、李济深等七人为筹备委员会委员。
2月6日,黄埔军校筹备处在广州市南堤2号正式成立,分设教授、教练、管理、军需、军医等部,李济深、王柏龄、林振雄等为各部门临时主任。
粤军第一师师长李济深暂未到职,由邓演达代理。
蒋介石虽被委派担任陆军军官学校筹备委员会的委员长,但他态度并不积极,也不做实事。真正负责实际筹备工作的是孙中山的得力助手廖仲恺。
孙中山在筹备军校之始,就委任廖仲恺为大本营秘书长,协助筹划军校开办事宜。廖仲恺不但日夜为筹措办校经费操劳,也为物色办校的人才费心。他听说粤军第八旅参谋长叶剑英是文武兼备的将才,便邀请他来参与办校。
叶剑英从八旅来到筹备处报到,被分配到教授部给王柏龄当助手,分管教学方面的事。筹备处刚刚成立,千头万绪,事如乱麻。叶剑英刚开始接手工作,就遇到不少困难。筹备处不仅资金缺乏,人手紧张,而且常常碰到各种阻力。他逐渐感到,有些阻力来自国民党内部。当时在创办军校问题上,真心拥护孙中山主张的只有廖仲恺、宋庆龄、何香凝等左派。而国民党内有些右派分子,不但不予支持,反而阻挠破坏。孙中山、廖仲恺依靠苏联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以极大的耐心和魄力克服人力物力等各方面的困难,为建校铺平道路。邓演达、叶剑英等奉命奔走于粤军各军、师之间,想方设法抽调人员、借款借枪,以应急需。
二军校停办风波
正当邓演达、叶剑英等人为筹备工作日夜奔忙的时候,发生了一个意外事件。
2月下旬的一天上午,蒋介石的英文秘书王登云来到筹备处,突然宣布了蒋介石的停办军校的命令。叶剑英和在座的人听了,感到莫名其妙,纷纷提出质问。
rrshuxs.com提示您,本章还有下一页点击继续阅读!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