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十一章 投降?(11)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年后,他们找到了复仇的机会。

    除锦州、宁远外,明朝在关外的重要据点,大都是海岛,这些海岛有重兵驻守,时不时出来打个游击,是后金的心腹大患,其中实力最强的守岛人,叫做尚可喜。

    之前我说过,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是山东老乡,且全都是挖矿的,现在孔有德决定改行挖人,劝降尚可喜。

    一边是国家利益,民族大义,一边是老乡、老同事,尚可喜毫不为难地做出了抉择--当汉奸。

    当英雄很累,当汉奸很轻松。

    第二个是好结果,经过这件事,崇祯清楚地认识到,关内的军队,是很废的,关外的军队,是很强的,所以有什么麻烦事,可以找关外军队解决(比如打农民军)。

    后记

    本来没想写,但还是写一个吧,毕竟那么多字都写了。

    记得前段时间,去央视《面对面》访谈,主持人问我,书写完的时候,你有什么感觉?

    其实这个问题,我曾经问过我自己很多次,高兴、兴奋、沮丧,什么都有可能。

    但当这刻来到的时候,我只感觉没有感觉。

    不是矫情。

    怎么说呢,因为我始终觉得写这玩意,是个小得没法再小的事。然而很快有人告诉我,你的书在畅销排行榜蹲了几天、几月、几年,然后是几十万册、几百万册,直到某天,某位仁兄很是激动地对我说,改革开放三十年,这本书的发行量,可以排进前十五名。

    有意思吗?说实话,有点意思。

    雷打不动的,还有媒体--报纸、期刊、杂志、电视台,从时尚到社会,从休闲到时局,从中央到地方,从中国到外国,借用某位同志的话,连宠物杂志都上门找你。平均一天几个访问,问的问题,也大致雷同,翻来覆去,总也是那么几个问题,每天都要背几遍,像我这么乏味的人,谁愿意跟我聊?那都是交差,我明白。

    外型土得掉渣,也硬拽上若干电视讲坛,讲一些相当通俗,相当大众,相当是人就能听明白的所谓历史(类似故事会),当然,该问的还得问下去,还讲的可能还得讲下去。

    这个没意思。没意思,也得接着混。

    我始终觉得,我是个很平凡的人,扔人堆里就找不着,放在通缉令上,估计都没人能记住,到现在还这么觉得,今天被人记住了,明天就会被人忘记,今天很多人知道,明天就不知道,所以所谓后记,所谓感想,所谓获奖感言之类的无聊的、乱扯的、自欺欺人的、胡说八道的,都休息吧。

    那么接下来,说点有必要说的话。

    首先,是感谢,非常之感谢。

    记得马未都同志有次对我说,这世上很多人都有不喜欢你的理由。因为你成名太早,成名太盛,太过年轻,人家不喜欢你,那是有道理的,所以无论人家怎么讨厌你,怎么逗你,你都得认,你该认。

    我觉得这句话很有道理,所以一直以来,我都无所谓。

    但让我感动的是,广大人民群众应该还是喜欢我的,一直以来,我都得到了许多朋友的帮助,没有你们,我撑不到今天,谢谢你们,非常真诚地谢谢你们。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